电镀废水特性[分类]

据统计,我国大约有150000家电镀厂,每年产生的电镀废水约有40亿立方米,是我国水污染的重要来源。

一、电镀废水按照电镀工艺阶段分类

1、碱洗除油废水。该废水产生在除油阶段,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:油、NaOH、Na,CO,、Na, PO4、洗涤剂等,具有高COD、高碱度等特点。

2、镀件清洗废水。该废水产生在镀件的清洗阶段,废水的王要污染物有:设股(里金属)、盐酸、洗涤剂等,具有强酸性、含重金属等特点。

3、镀件退镀废水。该废水产生在镀件出现不良品需要返工的退镀阶段,也产生在电镀挂架的金属触占退镀时。晦水的主要污沈物右,退饿液重全属、氰化物、有机物等,具有强碱性、含多种重金属、高COD等特点。

4、车间酸洗废水。该废水产生在酸洗阶段,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:盐酸、重金属等,具有强酸性和含少量重金属的特点。

5、车间冲洗废水。该废水产生在车间清洗阶段,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:重金属、酸、碱、有机物等,具有污染程度低、种类杂、水量大等特点。

二、电镀废水按照废水的污染种类分类

1、含氰废水。含氰废水一般呈中性,氰化物含量范围较大,一般CN含量在11~3000 mg/L之间。该废水占电镀废水总量的10%~15%。

2、含铬废水。含铬废水一般呈中性至弱酸性,总铬含量根据电镀工艺的不同而不同。一般镀层为光亮铬时废水中Cr+含量高,如果镀层为Cr,0。时废水中的Cr+含量就高。该类废水的总铬含量一般在5 ~300 mg/L之间,废水总量占电镀废水总量的15%左右。

3、铜镍废水。铜镍废水一般呈酸性,根据电镀工艺的特点,二者较难分流彻底来单独处理。铜镍含量波动较大,一般总含量在100 ~1 500 mg/L之间,废水量占电镀废水总量的30%左右。

4、有机废水。有机废水一般呈中性,主要来源于电镀前处理的除油、除蜡水,主要的污染指标为COD,同时该废水中含有低含量的重金属。一般该废水的量极少,占电镀废水总量的1%~2%。

5、含油废水。含油废水一般呈碱性,主要污染物为浮油、乳化油等。该废水的COD极高,一般在13000 ~28 000 mg/L之间。废水量少,一般占电镀废水总量的3%。

6、综合废水。综合废水一般呈酸性,主要来源于各种一类污染废水处理后的二次废水,以及车间及产品清洗的废水。废水总量大,污染物种类多,是电镀废水处理的最后一次物化处理。

以上介绍的废水,在处理的过程中,经常用到聚丙烯酰胺、聚合氯化铝、硫酸亚铁等水处理药剂,需要的可以打电话:15738336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