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混凝法简称混凝法,在废水处理中可以用干预外理、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各个阶段。除了除浊、除色之外,混凝法对高分子化合物、动植物纤维物质、部分有机物质、油类物质、微生物、某些表面活性物质、农药,以及汞、镉、铅等重金属,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,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。其优点是:设备费用低,处理效果好,操作管理简单。
1、废水的pH值
水的pH能影响颗粒表面的电荷和絮凝体的沉淀过程,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。经验表明,每一种混凝剂都有一个适用的pH值范围,在此范围内,经混合凝聚后废水的残余浊度最小。废水的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视混凝剂品种而异。例如,以硫酸铝为混凝剂,当pH值在5.7~7.8范围内时,形成如Al (OH)'+、Al(OH)‘和Al (OH),等带正电荷的离子和胶体,有较好的混凝效果;若pH值>8.2时,则会使Al (OH)胶体溶解,产生AIO,等负离子,对含有负电荷胶体的废水无法起凝聚作用,影响处理效果。用三价铁盐为混凝剂,pH值在6.0~8.4之间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。
2、水温
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,无机盐类混凝剂的水解是吸热反应,低水温不利于水解进行,特别是硫酸铝,当水温低于5℃时,水解速度极慢。同时,水温低时黏度大,也不利于脱稳胶粒的相互絮凝,影响处理效果。这时可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以改善处理效果,或用气浮法代替沉淀法作为后续处理过程。
3、废水中的杂质成分、性质、浓度
例如天然水中以含黏土类杂质为主,需投加混凝剂量较小,而当废水中含大量的有机物时,需加入较多的混凝剂才有混凝效果。废水中杂质的影响较为复杂,实际应用时还应以实验结果为依据,来选择混凝剂和确定投加量。
4、搅拌
搅拌对混合、反应、凝聚几个阶段的效果都有影响,因此,搅拌一定要适度。在混凝剂混合阶段,一般要求快速、剧烈地搅拌,以使混凝剂迅速、均匀地扩散到水中,创造良好的水解和聚合条件,使胶体脱稳并借助颗粒的布朗运动和喘动的水流而凝聚,此阶段不要求形成大的絮凝体;在混凝反应阶段,要求形成大而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体,此时过于激烈的搅拌反而会打碎已凝聚的絮状沉淀物,不利于混凝沉淀,因此此阶段的搅拌强度和水流速度应随絮凝体的增大而降低。
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是混凝法水处理中常用原料,订购电话:15738336888